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台灣的青蛙-面天樹蛙
面天樹蛙
Kurixalus idiootocus
資料引述自蛙蛙世界學習網:
面天樹蛙外型及叫聲與艾氏樹蛙相像
所以一直被誤認為同一種
但因這兩種蛙類有不同的產卵方式,所以確定為不同種
俗名面天樹蛙是因為模式標本採集地點位於陽明山的面天山區
所以是以地名命名...
面天和艾氏樹蛙長得很像,但體型略小,約2至5公分
面天樹蛙和艾氏樹蛙皮膚上都有許多顆粒狀的突起
背部也都有一個X或H形深褐色斑
前肢、小腿及第五趾外側都散布著細小的白點
但以小腿和足部相接處的白點最明顯
面天樹蛙的體色相當多變,但以褐色為主,不會變綠
面天樹蛙的拇指基部內掌瘤並不特別發達,腹部有很多的深色小斑點
尤其靠近腋部有兩個大黑斑,這和艾氏樹蛙有顯著差異,是面天樹蛙和艾氏樹蛙最重要的分辨特徵
面天樹蛙繁殖期從二月到九月,繁殖期間,雄蛙會在夜晚聚集到水邊低矮的植物體上或地上鳴叫
雄蛙有單一外鳴囊,叫聲「逼、逼、逼」和艾氏樹蛙類似,但比較短促而且凌亂
白天雄蛙很喜歡靜靜的平貼在芒草葉上作日光浴,此時身體顏色會變得接近白色
卵很大(卵徑約2.4mm),常因沾有沙粒而呈土褐色,每次產卵100-300顆,一次產完
但常常有好幾對配對在同一個地方產卵,所以形成一大片,蝌蚪小型褐色,口位於腹面
------------------------------------------------------------------------------------------
個人觀察經驗:
野外觀察時,也經常看見許多面天樹蛙群聚的現象
雖然不如史丹吉小雨蛙大爆發那樣密集,但小範圍內仍常常看見數十隻群聚
叫聲短促而凌亂,有點像是吹口哨的聲音
群起而鳴之,個人蠻喜歡被這鳴叫聲包圍的感覺
這也是夜觀族俗稱的療癒系或安慰獎系列的青蛙,意思是槓龜的夜晚至少還會有他們
在南臺灣通常還是要在環境比較自然的山區才有較多機會觀察到
雖然部分平原地區也有分布,但較為少見
冬天數量顯著少很多,夏天只要下過雨後鳴叫會變得相當熱情
雖然跟艾氏樹蛙很像,但氣質與棲息習慣並不相同
艾氏樹蛙較喜歡棲息在樹枝上,下來的高度並不會太靠近地面
面天則比較常在靠近地面的樹枝或落葉堆裡發現
當然野外觀察時還是有機會看見兩者同時出現在彼此慣常出現的棲息環境中
面天樹蛙是個人很喜歡的蛙種之一
比起艾氏,面天數量比較多而常見,也比較有親和力
所謂親和力,指的是他們總有傻呼呼的氣質不是很怕人
通常拍沒多久,他們就完全忽略你的存在放膽地吹泡泡
也常常有很多滑稽的動作出現,相當有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