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0日 星期日
長毛蟪蛄羽化
暌違近三年,總算從零開始記錄羽化過程...
長毛蟪蛄是台灣少數以冬季為主的物種
其他還有包括幾種寒蟬,但寒蟬是秋到早冬
而長毛蟪蛄則是冬到早春,差不多是十二月到三四月
以台灣的氣候來說,一二月才是真正冷的時期
所以長毛蟪蛄算是本土蟬當中,羽化季節偏好最冷的物種
什麼樣的繁殖策略會讓他們選在這時節大談冬季戀歌
又為什麼身上會滿布細長的毛髮,與冬天繁殖是否相關
都是未解又令人感到好奇的問題
兩年前的冬天曾記錄過一次
很遺憾的是,當時並不知道長毛蟪蛄羽化偏好的時間
究竟幾點出土,定著到羽化完成需要多久,是否與小蟪蛄相似?
所以在不正確的時間抵達,拍到時已經是完成羽化合翅休息的階段
在那之後,雖然幾度試著找尋相關資訊,卻發現這個領域台灣幾乎沒有人有相關經驗
或者說,有相關經驗的我也幾乎都認識,而大家也一樣還在努力摸索當中
大概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這次事前完全不知道會是一場如此慘烈的戰況
當天因為氣象預報不理想
原本要帶帳篷椅子之類長期抗戰必需品上山
出發前臨時改變心意,只帶拍攝相關的裝備
心想,反正會冷會下雨,依照對蟬習性的了解
這種天氣基本上不太有可能遇到願意出來羽化的個體
除非是個性固執異常的個體,但...還真沒想到就是這麼準
看見時正在低矮植物往上爬
回推出土時間,預計應該是在六點半左右
六點四十分選定樹枝,開始反覆試探挑選位置
七點左右定著,心想若能順利,十點應可收工
沒想到七點半左右,這隻長毛蟪蛄臨時改變心意
又開始緩慢地在樹枝上繞圈與上下徘徊,改變位置
八點第二次定著,我想這次應該是來真的了吧
結果,八點半左右第二次改變心意,又開始到處試探
九點多總算挑好位置,但偶爾還是會原地稍微扭身搖晃
直到十點,才終於完全靜下來,確定應該就是要在這裡羽化
然後,他老大竟然就原地不動兩個小時...
十一點,我已經從六點開始淋雨五個小時
褲子濕透,手指冰冷,第一次產生放棄的念頭
想著的,或許是這隻個體恐怕因為太冷而沒有力量撐破蛹殼
所以再等下去說不定迎來的只是一個無法完成羽化的殘局
但你終究會想說都等待五個小時,說不定下一分鐘就會開始羽化
這樣的糾結反覆摳著腦門,走與留,最後給自己的期限是午夜十二點
如果十二點還不羽化,就強逼自己收拾設備下山,不再堅持
結果,還真的準時挑十二點開始羽化...
設備架好,但因為一直下雨的緣故
加上羽化位置並不是很理想,閃燈布置無法如意
濃霧也讓背景充滿水霧,整個畫面就是一種不協調
但總歸來說這畢竟是第一次有機會完整記錄羽化
還是硬著頭皮拍攝,拍不好沒關係,至少要有紀錄
對於長毛蟪蛄,每一筆紀錄與觀察都是替下一次拍攝做準備
一般來說,中高海拔環境較冷的地區,蟬羽化進程通常會比較慢
但實在沒想到長毛蟪蛄比起平地的小蟪蛄,竟然慢了將近三倍
花了一個小時,才終於要把頭緩緩向後傾
然後又過了一個小時,才終於準備要翻身
中間動作慢的像是完全靜止一般,我幾次都以為牠是否卡住無法動作
就連翻身後前腳勾住外殼,向來只有十幾秒到一分鐘左右的抽出下半身動作
這老大竟然可以不疾不徐的,花十分鐘慢慢把下半身抽出,真是嘆為觀止
很遺憾抽身的時候,長毛蟪蛄往我的方向轉約30度
拍攝角度很不理想,卻也來不及調整
待翅膀稍微攤平時,才轉到較好的位置
兩點翅膀攤開,這時雨勢開始加大
兩點半翅膀還未闔起,考量雨勢濃霧導致濕氣太高
想拍到闔翅恐怕有機會拖到天亮,最後沒辦法只好收工
很可惜沒能記錄到收尾階段,但至少補足從零開始的前段
從發現到開始羽化,一共等五個半小時
羽化到翅膀張開,則是歷經兩個半小時且未結束
冬季、濃霧、雨天、中高海拔,以及個性異常龜毛的物種
差不多所有拍照過程比較辛苦的元素,這次一併滿足
也算是拍照以來,前三痛苦的一次經驗了~~
只希望這是這隻個體特別龜毛的緣故
而不是所有長毛蟪蛄都會如此
否則,日後還想記錄的話
恐怕需要近乎偏執的毅力
才有辦法再經歷一次
還是很開心
畢竟這真的不容易啊~
但還是想不透,什麼樣的物種與想法
會選在下雨濃霧溫度只有11度的夜晚羽化呢?
或許對我們來說,如此辛苦折磨的環境
是他們確保羽化安全無虞的保障因素
只看上文描述或許無法有深刻體會
在現場親自用身體感受環境的嚴苛
才會發自內心感佩牠們的堅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