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紅脈熊蟬羽化與台灣爺蟬
夏日方至,是拍蟬的美好季節
蟬的羽化,是練習架設燈光很好的題材
整個羽化的過程,又給人充滿感動與力量
一直以來,都很迷戀這題材
只是很不會找,每次都只有拍攝最常見的紅脈熊蟬
本以為今年應該不會去拍
上次去拍黑翅蟬羽化,沒能紀錄全程
其實心中是小有遺憾的,既使滿足還是覺得缺了什麼
這天也累了,懶的跑太遠,所以乾脆又來到老地點拍拍紅脈熊蟬好了
果然抓準了時間,這天晚上大概有上百隻羽化吧
現場是蠻壯觀的,跟蟑螂有的比...真的很多
拍攝的時候,不少家庭帶小朋友來運動
都有好奇過來圍觀,也趁機幫他們做簡單的生態教育
有對大概年約四五歲的小兄妹,很好奇靠的很近
媽媽提醒他們不要靠太近以免打擾到蟬羽化
我接著說,其實靠近看沒關係,不要摸就好
尤其剛出土的時候,盡量不要打擾他們
以免受到驚嚇後,延緩羽化的時間,可能會增加羽化失敗的機率
不久後來了其他人,也靠近要看
那對小兄妹中的妹妹,馬上開口說不可以摸喔...
不然會害蟬不敢出來...
雖然講的不盡正確,可是很棒的是這些觀念馬上就在她腦中
而且她可以進一步拿來跟其他人宣導,果然很多教育是要從小紮根的
一個很簡單的提醒,潛移默化後久了自然會發揮一定的影響力
當晚另外有個家庭,其中爸爸拿著生態觀察箱,裡面裝了三四隻剛出土的蟬
也湊過來看我在幹麻,我看見生態箱裡的蟬
就提醒他,這些小生物可以的話還是把牠放走比較好
那位父親表示: "又沒差,這麼多而且又沒有說不能抓"
於是我又提醒他,抓回去羽化,搞不好會因為驚嚇而失敗
那位父親又表示: "誰說的,又不會"
勸告兩次不聽,對方口氣也不是很好的就離開了
帶著那幾隻剛出土沒能來得及上樹羽化的蟬...
是說,很多觀念真的還是趁小時候教育比較好
長大了容易食古不化,固執己見,就算被指正也拉不下臉
以前看過全面啟動,裡面一個說法其實很認同
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其實不用每天對他洗腦
只要在人生中的某個階段,在他腦海裡植入一個很簡單的印象或概念
之後隨著時間演變,這些印象就會逐漸發芽而成為深信不疑的觀念
如果小時候能給小孩子正確的想法,往後的成長自然容易往正面去思考
星期天一早,則是殺到遠方找傳說中充滿夢幻的蟬,台灣爺蟬
曾有聽人說過,全台灣親眼看過這台灣爺蟬的人好像不超過百人?
忘記確切數字是多少了,或者是想強調數量稀少且不易發現吧
這次來找,其實不抱太大的希望
但沒想到運氣很好,第一次就讓我發現,而且數量大概有十幾隻以上
也有看見蟬蛻,唯一可惜的是要到達這裡不是很容易
如果要晚上來記錄脫殼,更是難上加難阿~~
所以現階段也只能遠遠的拍攝成體
然後默默希望哪天他飛下來讓我好好的近距離拍攝幾張
坦白說,一開始看見飄然飛行的姿態,我還以為是蝴蝶
上山前抓了一小段蟬鳴,播放後恰好與現場聽見的一樣
定睛一看,確定是台灣爺蟬沒錯,當下真的是開心到極點
不過停棲的位置都太高了,與我之間有著胯不過去的懸崖
也想過要爬樹,但光是爬到觀察地點我就已經快腿軟了
現在體力真的很差,所以爬樹對我來有點超乎極限囉
拍攝的時候遇到一位山友,爬山為主攝影為輔
對方一看到我在拍攝台灣爺蟬,就很緊張的問我怎麼知道這地點
該不會網路上已經有關於這個地點的消息吧?
我說我是自己找來的,網路上的消息是其他地點
並沒有看過關於這個位置的討論,對方才感到安心
他表示,幾個知道這裡的友人,都有共識要一起保護這個位置
所以他也請我不要在網路上公開分享地點,希望我一起保密
確實,有些地點還是要加以保護,不是不能帶人前往
但總要慎防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所以還是盡量不要在網路上公開寫物種與地點
以免後患無窮,當然...很多人未必認同
每個人的作法都該獲得尊重
只是有些約定好,後來卻一意孤行背叛自己朋友擅自公開地點,這就頗沒有誠信的 @@
算了算了....
總之,台灣爺蟬,這夢寐以求的物種順利找到!!!
↓ 老朋友的紅脈熊蟬,這季節晚上無聊一定可以找到他~~~
↓ 首拍的樹穴蜻蜓~~
↓ 剽悍驅趕台灣爺蟬的台灣小紫蛺蝶,也不怕螞蟻,真帶種~~
↓ 姬黃三線蝶~~
↓ 本日重點,台灣爺蟬~~~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