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 星期三
長毛蟪蛄與臺灣紅星天牛
年假期間跟生哥一起出門拍照36小時,吃喝找拍都受到生哥的關照,萬分感謝
拍攝的幾隻物種全部都是首次記錄,今年一開始就拍到夢幻物種真是太開心啦~
之前說過,蟬與蛇應該是目前最主要的拍攝重心,也是最愛的題材
蟬大多集中在春夏秋三個季節,冬天想拍蟬基本上不太有機會
然而,總是有不按牌理出牌,獨樹一格的種類會挑選意料之外的季節來繁衍
長毛蟪蛄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物種~~
剛開始拍蟬時,就對蟪蛄這類型的蟬相當喜愛
整體造型較為卡通化,初羽化時身體綴滿細毛如同妝點金蔥般亮眼
這樣的細膩在羽化不久後就會消失,所以最美的一刻就是羽化完成的當下
我只在南部找到過小蟪蛄,而且也只拍過幾隻,去年唯一一趟也槓龜
在台灣出產的幾種蟪蛄當中,蟪蛄與小蟪蛄算是數量很多的物種
說是如此,真要拍羽化想找時也還是不像一般紅脈熊蟬那樣輕鬆
截至目前為止,也只有記錄過小蟪蛄,蟪蛄一直還沒有機會去尋找
至於黃蟪蛄據稱已在台灣本島消失多年,必須到離島才有機會
而長毛蟪蛄,由於一直認為自己暫時還沒有那樣的能力去找尋
遲遲沒有將牠列入探訪名單中,也尚未蒐集或尋找相關生態資訊
雖然覺得造型與畫面應該會很有趣,也是非常想拍的物種
說來汗顏,直到現在還真的沒想過要付諸實行的去拍攝這個主題
這次托生哥的福,帶我來拍攝長毛蟪蛄,抵達時已經超過晚上十點
依照以往拍攝小蟪蛄的經驗,如果習性相仿,理論上要再找到剛出土羽化的機率很低
果然現場搜尋一陣子之後並沒有看到剛出來羽化的個體,事實上連殼體也只找到四個
原先以為應該會槓龜,沒想到幸好後來看到一隻已經羽化完成正在晾乾的個體
雖然沒能紀錄完整的羽化過程,不過有個新鮮的個體可拍也已經是超級滿足
尤其這又是專挑冬天繁殖的特殊物種,長毛蟪蛄對我來說本來就是夢幻清單上的種類
顧名思義,長毛蟪蛄身上就是因為佈滿長毛而得名
這樣的特徵是否與其冬天羽化有關,目前暫時不得而知
而且相較起小蟪蛄這種羽化完成不久後身上的毛就會陸續掉光的現象
白天觀察長毛蟪蛄在樹上鳴叫的個體時,發現身上的毛髮其實都還在
也許有什麼特定作用吧,有機會再找找相關資料來看看
與小蟪蛄比較起來,除了毛比較長這種顯然的特徵外,兩者長相非常相似
不過個人感覺長毛蟪蛄的翅膀,在靠近背部的部分隆起的弧度較為銳利明顯
而在靠近腹部的部分翅膀的圓弧也似乎比較外凸,換句話說整體翅膀的造型比較有變化
小蟪蛄的翅膀則是很滑順的長條型,看起來比較流利,這只是個人觀察的感覺未必準確
至於鳴叫聲的部分,感覺小蟪蛄與長毛蟪蛄的叫聲都很像,但長毛蟪蛄音量明顯很低
雖然也有抓狂用力鳴叫的時候,但既使如此,音量也頂多就是小蟪蛄漫不經心叫的等級
而且這種高音頻的滋滋聲非常難以定位,若音量不大加上良好的保護色,想聽音辨位的難度並不低
白天在林子間找尋,也才只有順利看到兩隻個體,但整體音量聽起來數量應該不算太少才是
拍攝長毛蟪蛄的重點就是在強調長毛的特徵
老實說我覺得拍起來畫面的喜感十足,讓我想到公園裡逆光白髮蒼蒼老伯伯的樣子
拍攝的時候一直忍不住會想笑,怎麼會有毛髮這麼長感覺像是發霉一樣的可愛物種 XDD
很希望有機會可以從出土羽化開始完整記錄起,但以這裡的環境來說尋找難度肯定不低...
拍完長毛蟪蛄後已經臨晨兩點半,當晚就直接在現場紮營,整個晚上睡睡醒醒
隔天一大早六點多左右疑似聽到一聲槍響而驚醒,之後就輾轉難眠到七點多
其實六點多太陽照射到樹梢時就已經開始聽到疑似長毛蟪蛄的叫聲
加上心想會不會有清早出來曬太陽的蛇在遊蕩,結果就按耐不住跑出來晃晃
可惜沒找到蛇,倒是撿到一隻停在葉子上發呆的豔麗甲蟲
本來還以為是菊虎之類的,後來回家比對圖鑑才發現是臺灣紅星天牛
明明是以前看過圖鑑心中暗自覺得想拍的物種,真正見到時卻沒能認出是牠
幸好沒有因為不知道身分所以就放過不拍,拍了幾張照片,然後很意外的又撿到一個首拍
於是這趟36小時瘋狂拍攝馬拉松,前半段就記錄到長毛蟪蛄與臺灣紅星天牛兩種首拍
之後下山到其他地方找蛇槓龜,休息過後就準備開始進入36小時瘋狂拍攝馬拉松的下半段
長毛蟪蛄與小蟪蛄翅膀型態比較:
長毛蟪蛄:
小蟪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